3月28日,中国通号(03969.HK)发布2018年度业绩。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682.9 亿元,同比增长 12.4%;营业收入约398.4 亿元,同比增长 15.7%;实现净利润约38.0 亿元,同比增长 8.0%。基本每股收益0.39元,每股派发特殊股息0.20元。
2018年,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,中国通号坚持新发展理念,加快实施“一业为主、相关多元”发展战略,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、掀开新篇章、开启新征程。
全年,中国通号新签合同额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态势。一是继续保持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领先优势。成功中标广清、郑万、黔张常、徐淮盐、鲁南、大张、拉林、福平、安九等 10 条重点 高铁“四电”集成项目,中标里程超过2300公里,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 40%。二是自主化 CBTC 系统扩大应用。先后中标北京地铁 12 号线、 合肥地铁 3 号线、呼和浩特地铁 2 号线、杭海城际等项目,取得历史性突破。三是相关多元业务扩展取得积极进展。天水有轨电车建设稳步推进;新签泰兴智能城市总承包项目;签订欧洲首条高铁项目-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,稳步推进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项目。
2018年,中国通号坚持自主创新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在智能铁路、高铁运维等领域走在全球前列,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,助力新发展。一是智能铁路关键核心技术通过试验评审。自主研发的时速 350公里高速铁路自动驾驶系统 (C3+ATO) 进入京沈高铁载客试运行的现场试用,为智能京沈、智能京张建设提供科技支撑。二是以高铁 C3、城际铁路 C2+ATO、地铁 CBTC、中低速磁悬浮 MATC、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CIPS 等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果品牌效应日益凸显,成为助力交通强国、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利器。三是安全高效实施京津城际铁路列控系统技术改造工程,全面替代国外装备。四是助力香港高铁进入全国高铁网,实现香港与40多个内地城市高铁的互联互通。五是牵头成立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及通信信号标准化委员会,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。
中国通号始终坚持安全至上,底线红线意识不断增强。牢固树立“质量是生命、安全大于天”的理念,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和考核,层层压实安全质量责任,签订质量安全责任状、安全质量责任书、安全生产协议和质量保证协议,全员安全质量责任得到落实,完成了全年质量安全目标。二是不断提升质量安全管控能力。修编安全质量管理制度、手册、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,同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。三是案例库积累保持全球领先。全系统测试案例库总数超过四万个,所有案例均纳入案例库并实际应用,标志着我们解决轨道交通问题的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。
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,在铁路领域,中国铁路总公司将继续保持铁路建设投资强度和规模,2019 年预计投产新线 6800 公里,其中高铁 3200 公里,高铁路网将超过3.2万公里,列控系统的交付呈现较快增长趋势;京津冀、山东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城际铁路进入快速推进阶段;高铁改造市场方面,继2018 年完成京津城际铁路信号系统改造工程之后,预计将有新的高铁线路逐步启动系统改造项目。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,地铁建设规模持续高位运行,2019 年预计完工里程较 2018 年进一步增长,未来两年将是各城市地铁开通的高峰年,对于控制系统的交付带来更多需求;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发展呈现勃勃生机,近期多个城市加大对轻轨、现代有轨电车制式的规划力度,预计未来有更多的项目落地。智慧城市领域和海外市场大有可为。
2019年,中国通号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坚持“重安全、调结构、抓改革、强管控、促转型”的总体部署,围绕做强做优做活做大的总体思路,持续巩固质量安全长效机制,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和转型升级进程,坚定不移深化改革,着力创新体制机制,完善现代企业制度,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,为将中国通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懈奋斗,用持续健康的经营业绩服务社会、回报股东、造福员工。
